日媒:中国保持经济形势稳定
《日本经济新闻》10月5日刊文称,日本经济新闻社与日经捷讯公司4日完成的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10月党代会结束后,中共领导层即便采取金融紧缩措施,内容也将有限。报道称,关于党代会结束后中共领导层的经济政策,迄今为止多数观点均认为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一方面有观点认为针对影子银行等的金融紧缩措施将会强化,另一方面就如新加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理查德·杰拉姆所预测的,(中国)将避免实施过度的紧缩。
英媒: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斐然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中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时认为:一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双创”计划激励下,中国新生代企业家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产品逐渐摆脱“山寨”标签,在新型服务和商业模式方面领先世界。二是中国的竞争环境为国内企业提供保护,有利于降低风险,鼓励大胆实践。三是中国市场巨大。四是中国人力资源储备丰富。2016年中国的科技、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数目相当于美国的9倍。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认为,中国年轻一代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冒险家精神和全球视野,他们正在引领新一轮的世界工业和消费潮流。短短十年时间,中国摇身一变,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领跑者,电子商务、数字化物流、包罗万象的社交媒体平台等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经济体量大,仅本土发展就有无限空间;二是中国人乐于尝试新产品、新品牌、新技术和新点子;三是中国政府支持力度大,既给资金,也给政策。
美媒:三分之一“独角兽”企业诞生于中国
美国石英财经网(博客,微博)站报道,美国锡尼克咨询公司通过分析美国CB风险投资公司的金融数据发布报告说,2010年,几乎所有进入市场的估值达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即“独角兽”企业)都源自美国或者欧洲。但中国于2015年飞速超过欧洲并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今年迄今为止,世界上创立的33家这类企业中,有12家来自中国。这是长期趋势中的一个最新里程碑。报道说,自2010年以来,世界新创立的“独角兽”企业中有超过四分之一出自中国。这一增长正值大量私人资本提升初创企业估值,以及中国开始发展成熟、成为一个更先进的服务经济体之际。
另外,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近期撰文赞叹中国科技公司在过去五年时间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体现在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等方面——统计显示,每年有多达四万亿的交易由手机端产生;同一时间段,共享单车从无到有,现在中国的街道上大约有1500万辆自行车。报道称,中国人口世界第一、经济发展迅速、市场体量惊人,这些都是如上创新科技能够产生发展的条件。
(本报记者张娜据公开报道整理)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